可再分散乳胶粉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以下是其主要的演变历程:
一、起源与早期发展
• 可再分散乳胶粉的研究始于1934年,由德国的I.G.Farbenindus AC公司和日本的粉末乳胶率先开展。
• 二战(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C%AC%E4%BA%8C%E6%AC%A1%E4%B8%96%E7%95%8C%E5%A4%A7%E6%88%98/174090)后,由于劳动力和建筑资源的缺乏,欧洲尤其是德国开始广泛采用粉体建材以提高建设效率。上世纪50年代后期,德国的赫斯特公司和瓦克化学公司开始了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工业化生产。
二、类型与性能改进
• 早期的可再分散乳胶粉主要为聚醋酸乙烯(PVAc)类型,主要用于木工胶、墙面底漆和水泥系壁材等。但PVAc胶粉存在最低成膜温度高、耐水性差、耐碱性差等性能局限,使用受到限制。
• 随着VAE乳液和VA/VeoVa等乳液的工业化成功,上世纪60年代开发出了最低成膜温度为0℃、具有较好耐水性和耐碱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
三、广泛应用与推广
• 改进后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在欧洲得到了广泛推广,并逐渐扩展到各种结构和非结构建筑粘合剂、干混砂浆改性、墙体保温及饰面系统、墙体抹平胶和密封灰膏、粉末涂料、建筑腻子等领域。
四、市场变化与地域差异
• 近几年,欧洲和北美地区可再分散乳胶粉市场饱和,需求增长缓慢。
• 与之相反,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逐步实施及建筑干混砂浆的大力推广,可再分散乳胶粉在中国大陆的使用迅猛增长。国外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的一些企业也纷纷在全国各地上马可再分散乳胶粉项目。
综上所述,可再分散乳胶粉从起源到广泛应用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技术改进和市场拓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其性能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完善。